拾里稻最新动态
News

70% 加盟商开二店的秘密:拾里稻凭什么让创业者越开越上瘾?


分类: 公司动态

2025-07-18 14:10:21

"本来只想开家小店试试水,没想到第一个月就赚了 3 万,现在第二家店都快回本了。" 广州棠东店加盟商王姐的话,道出了拾里稻中式健康菜加盟商的共同状态 —— 据品牌内部数据显示,70% 的拾里稻加盟商在首店稳定运营 6 个月后,主动申请开二店,这一比例远超餐饮加盟行业 28% 的平均水平。


在餐饮加盟 "开一家倒一家" 的魔咒下,拾里稻为何能让创业者如此 "上瘾"?我们深入走访了 12 位开二店的加盟商,发现了三个关键答案。


一、单店盈利模型:300 单就能月赚 4 万,复制起来太容易

"开第一家店时,我算过一笔账:只要每天稳定 300 单,月净利润就能有 4 万左右。" 深圳宝安店加盟商李哥的账本,藏着拾里稻最诱人的地方。


拾里稻的盈利模型透着 "轻" 字诀:


  • 低投入高周转:3.98 万加盟费 + 25㎡场地就能启动,比传统餐饮节省 60% 租金成本。某门店数据显示,日均 300 单时,食材成本占比 32%,人力成本 18%,净利润率达 24.2%。

  • 外卖占比 90%:依托创始团队美团 / 饿了么高管背景,门店上线即享平台流量倾斜。广州岗顶店开业首月就冲进区域轻食热销榜前三,日均订单 457 单,月净利润 5.8 万。

  • 复制成本递减:开二店时,中央厨房配送半径覆盖更优,食材损耗率从首店的 5% 降至 3%;员工可从首店调配,人力成本降低 15%。


"第一家店用了 8 个月回本,第二家店因为轻车熟路,5 个月就开始纯赚。" 李哥的第二家店开在写字楼楼下,日均单量比社区店多 120 单,月净利润达 6.2 万。


二、总部支持:从 "帮你开店" 到 "教你赚钱",连选址都带着数据

"最开始我想把二店开在商场,总部用热力图分析后劝我改在写字楼 —— 那里午市订单占比达 70%,客单价还高 5 块。" 这是上海浦东加盟商张姐的真实经历。


拾里稻的 "扶上马送全程" 不是空话:


  • 选址带数据:用平台用户画像系统,精准定位 "25-35 岁女性占比超 60%" 的区域。某二店按此标准选址后,复购率比首店提升 22%。

  • 运营不撒手:每周提供 "外卖关键词优化表",比如 "减脂餐" 换成 "中式轻食" 后,某门店自然搜索量提升 40%。

  • 新品跟着数据走:研发部每月根据订单数据推 2 款新品,像低卡口水鸡、酸菜水煮鱼等 "中式热菜",点单率比传统沙拉高 3 倍。


更让加盟商安心的是,总部承诺 "100% 存活率":从首店筹备到二店扩张,区域经理全程跟进,连设备摆放位置都有标准图纸,新手也能照葫芦画瓢。


三、市场刚需:健康菜不是 "风口",而是 "日常"

"以前觉得轻食是年轻人的事,开了店才发现,带孩子的宝妈、控糖的中老年人都来买。" 杭州加盟商陈姐的二店开在社区门口,家庭订单占比达 41%。


拾里稻踩中了健康饮食的 "全民化" 趋势:


  • 产品定位精准:不做 "吃草式" 轻食,而是把红烧肉、水煮鱼改成低卡版,既满足 "中国胃" 又控热量。某门店数据显示,"中式热菜" 复购率 68%,是沙拉的 2 倍。

  • 价格够亲民:客单价 25 元左右,比同类轻食低 15%,学生、上班族都能接受。

  • 外卖渗透率高:4.28 亿外卖用户中,37% 点过健康餐,而中式健康菜渗透率不足 10%,二店选在空白区域,很容易做成 "区域垄断"。


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,2024 年中式健康菜市场增速达 35%,而拾里稻凭借 "0 糖 0 脂 + 中式口味",让加盟商赶上了这波红利。


加盟商的真心话:"不是总部逼我开,是赚钱太顺手"

采访中,几乎所有加盟商都提到一句话:"开二店不是总部要求,是自己忍不住。"


  • 广州昌岗店王姐:"首店月赚 3.8 万,二店开在 3 公里外的写字楼,现在两店月入超 8 万。"

  • 深圳龙华店赵哥:"中央厨房配送能覆盖 5 公里,二店共用一个仓库,成本降了不少。"

  • 上海松江店刘姐:"总部给二店额外 5% 的平台流量扶持,开业就爆单,比首店省了 3 个月培育期。"


这些真实案例背后,是拾里稻把 "加盟" 做成 "共赢" 的逻辑:加盟商赚得越多,品牌规模越大,中央厨房、供应链成本就越低,反过来又让加盟商更赚钱。


结语:餐饮加盟的本质,是选对 "可复制的成功"

70% 加盟商开二店的秘密,说到底是 "低风险、高可控、能复制"。当一个品牌能让创业者看到 "开一家赚一家" 的确定性,扩张自然水到渠成。


如果你也在找 "能放心开二店" 的项目,或许可以看看拾里稻 —— 不是因为它多完美,而是它用数据证明:健康饮食的赛道上,中式化、轻量化、可复制的模式,才是创业者最稳的靠山。

相关新闻